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 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 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7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将围绕优势特色学科,重点构建“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领域。
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北京交通大学与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为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拓展北京高校办学空间, 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转型发展之需要,于2019年4月合作共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教育科研机构。
研究院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心城区,占地372亩,总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院区环境优美,交通生活便利。
目前研究院正在唐山市委市政府主导下对院区进行整体升级改造。改建工程分三期进行,一二期工程已竣工完成了包括对既有建筑装修改造和新建实验园区在内的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涵盖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研发中心)、学生公寓、学生餐厅和综合服务楼,已具备满足2000余名师生的开展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研究院整体工程计划于2021年底完成,将装修改造和新建14万平方米建筑设施,包括教学楼、科研楼、逸夫图书馆、天佑会堂、体育场馆、游泳馆、文化艺术中心、红果园培训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和思源广场、茅以升广场等院区景观重塑改造。届时研究院可满足容纳5000余名师生在院开展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具备年均承接各类培训10000人次以上的能力。
研究院开办的本科国际教育项目于2019年9月正式招生,目前已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100余名和国际项目学生400余名。同时伴随着相关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平台陆续进驻,2020年底前将有部分教师和近5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研究院展开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院将结合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开展各专业(行业)培训,通过广泛的政产学研合作渠道,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培训各类人才,形成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各类培训于一体的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研究院。
目前研究院按照北京交通大学的战略部署,已陆续引进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40余个,涵盖轨道交通、智慧城市、节能环保、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国家级实验室——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动力电池实验室,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认可,拥有CNAS认证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提高绿色出行质量、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标志性成果;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20余个,其中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室是拥有CNAS/CMA认证、教育部批准认可的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可靠性与检测技术的重要试验研究基地。
研究院还将陆续引进信息服务平台与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体系,依托北京交通大学的人才、学科和科研资源,充分发挥唐山市政策、产业和区位优势,逐步建立政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
研究院将通过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基地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基地,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实现校地双赢,助力北京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唐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协同创新发展的校地合作典范,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研究院。
